各学院: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是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同有关单位,面向国内高校学生设立的新时代青年国际素养能力培养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以提升学生在国际组织、大型国企、跨国公司、涉外机构、大众传媒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岗位的任职和工作能力。《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采用“课程+实践”的培养方式,由9门课程、9场课程主题的系列讲座以及与课程教学有机衔接的9项国内外实践活动(简称“999模式”)构成。现将项目课程报名的事宜通知如下:
一、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
(一)课程设置
9门课程由“当代中国”、“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沟通”三个模块构成,其中,春季学期开设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研究”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秋季学期开设的“未来科技发展与创新创业”和“国际公文写作”共4门为该项目必修课程;其余课程为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选修课程,多修不限。9门课程将在2023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完成授课,其中春季学期课程安排、课程大纲及师资情况可详见附件1、附件2和附件3。
模块 | 春季/秋季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备注 |
(一) 当代中国 | 春季学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研究 | 16 | 必修课 |
秋季学期 |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 16 | 选修课 | |
秋季学期 | “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 | 16 | 选修课 | |
(二) 国际理解 | 春季学期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16 | 选修课 |
秋季学期 | 未来科技发展与创新创业 | 16 | 必修课 | |
春季学期 |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 16 | 必修课 | |
(三) 跨文化沟通 | 秋季学期 | 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 16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英语演讲与辩论 | 16 | 选修课 | |
秋季学期 | 国际公文写作 | 16 | 必修课 |
表一:《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9门课程设置情况
(二)授课方式
必修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在金山校区线上听课;选修课程:由参与项目课程的学生自行线上听课。
二、课程证书与认定
顺利完成项目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颁发的中英文双语结业证书,并凭证书申请获得我校相应公选课学分认定。其中,本科生可认定为公共选修课学分,但不认定为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必须完成的艺术体育类,“四史”教育类,数字素养类的公共选修类课程;研究生取得结业证书,可申请用于冲抵个人培养计划内的公共选修课,最高不超过3学分。
三、项目课程时间(每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
2023年春季学期开课时间:3月25日;秋季学期开课时间另行通知。
四、报名人数
各学院推荐2名学生,全校总报名人数为40人左右。
五、申请条件
(一)全日制在校非毕业班学生(不包含金山学院学生)。
(二)热爱祖国,热爱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良好,由所在学院综合学生各方面条件选拔推荐。
(四)身心健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
(五)外语水平良好,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CET)550分及以上或雅思6.0及以上等。
(六)未来有意愿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者优先录取。
(七)有海外升学计划或国际组织实习计划者优先录取。
六、申报流程
(一)提交材料:申报学生须详细完整填写《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申请表》(详见附件4),并于3月20日前交至所在学院,由所在学院审核条件后,将签章的学生报名表(附件4)及报名汇总表(附件5)交至国际处。联系电话:86392153;邮箱:oice@fafu.edu.cn。
(二)复核公示:国际处、教务处及研究生院等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复核,并公示参与项目学生名单。
附件:1.《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课程表(2023 年春季).pdf
2.《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课程大纲(2023 年春季).pdf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教务处
研究生院
202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