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之花绽放“彩虹之国”

发布者:许丽艳发布时间:2023-11-02浏览次数:10

 
华尔特在德班孔院学习写毛笔字
傅超波出席在德班孔院举行的文艺活动
吴林(右)出席“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
2017年,德班孔院助力非洲当地协会举办年度活动

 “孔子学院改变了当地很多人的人生,包括我自己。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我如今的一切将如何实现。”近日,谈及自己在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求学经历,来自卢旺达的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华尔特十分感慨。

他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毕业后,硕士和博士阶段均在福建完成。如今,华尔特和妻子定居在福州。2020年,他们的儿子在福州出生,一家三口成为“新福州人”。

交流中,华尔特和记者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2岁多的儿子小华尔特用标准发音的中文回答商场导购员的问题,令人叫绝。“我相信,他以后的中文一定会超过我。”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中南两国相距万里。从南非来到中国,并在福州定居,华尔特这段“中国缘”始于一座跨越万里的“彩虹桥”。

求学问,虽远隔万里却歆慕而往

2013326日,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非时任总统祖雅各布·祖马(Jacob Zuma)的共同见证下,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德班理工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签约成立。

2014年,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启动运营。正在德班理工大学求学的华尔特邂逅了这所来自东方的学院,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华尔特在读小学时,家乡战乱,和父母四处逃亡,少年时颠沛流离,一度和父母走散。

 “在距离我家7公里左右,有一座中国人建的水泥工厂。”回忆起与中国的“渊源”,华尔特追溯到幼年时期,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就有中国人的身影,因有那个水泥厂,“我们和中国人打交道,中国人很友好,在当地建了很多大工程,给当地带来很大帮助”。

再次回到家乡卢旺达,华尔特就读于一所由中国人开办的高中,开始接触中国与中国文化,中国发达的技术和丰富的文化都深深吸引着他。后来,华尔特就读于德班理工大学,选择到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希望日后有机会能去中国。

2014年底,德班孔院宣布中国政府将为一些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让他们到中国继续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专业或汉语。

 “我一直询问:这是可能的吗?他们坚定地告诉我:是的,这完全有可能。”得知消息后,华尔特既兴奋又紧张,“我一直向往去中国,但家庭贫穷,觉得这是不可企及的事。老师们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有机会去。”

他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一句话作比他继续学习中文的动力:“如果你用对方的母语与其交流,你走进的将是她的内心。”

华尔特说:“孔子的哲学思想提倡关爱所有人,孔子学院不仅只是教学,它也关爱学生、关爱当地的社区、关爱所有人,我想这也是我能获得中国政府帮助的原因。”

此后,华尔特成功申请到奖学金,并入读福建农林大学的机械工程硕士。硕士毕业后,他再次获得一笔由福建省政府给予的奖学金,继续在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2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南非是最早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2015年,中文纳入南非国民教育体系。2018年,南非基础教育部将中文纳入高考第二附加语考试。截至目前,德班孔院已为近万名当地注册学员提供了汉语和文化课程。

传薪火,跨越千山万水架桥梁

20133月,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傅超波被选派为德班孔院首任中方院长。傅超波回忆,从接到任务到孔院最终落地,只有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与国外高校合作在国外共建实体办学机构对我校来说尚属首次,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业,我们既感到一定压力,也觉得机会难得。”

与此同时,在南非开展汉语推广工作也并非那么顺利。傅超波依然记得,20143月份孔子学院开始招生,第一班只有32个人。“在当时,南非学中文的环境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南非当地的华人较少,德班孔院也是南非第二大省夸祖-鲁纳塔尔省唯一一所孔子学院。我们需要面对在不同种族文化的地域中,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特色型孔院的中文教育办学模式。”

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教师雷妤曾是德班孔院的公派教师。2017年,刚到孔院工作的时候,她教的第一个初级中文班令她至今印象深刻。“学校里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孔院上中文课,有本校区的,还有特意从其他校区赶过来的。”当地学生的热情,让雷妤有些惊讶。

不久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孔子学院当地志愿教师萨内莱·恩图利是此次师生联名信的执笔者,他正是雷妤第一批学生之一。恩图利之前在德班理工大学学习,2018年进入孔子学院学习中文。

 “中文对于南非人来说并不容易学,我以为他会因为繁重的学业慢慢就不学了。”雷妤说,当地许多人坚持学汉语给了她惊喜。

 “南非有其特殊的国情和多语种环境,当地共有11种官方语言。我们要让他们能来学并坚持学,肯定还是要打造出汉语长久的吸引力。”傅超波介绍,以语言为桥、传播中国文化是德班孔院在外办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傅超波介绍,每年9月是南非的文化遗产月,此前都没有中国元素参与其中。孔院设立的第一年,就促进推动中秋文化纳入德班年度文化艺术遗产月庆典活动。此后,德班孔院陆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地官方活动中,与德班市政厅共同庆祝中国新春佳节,将中国龙舟文化纳入年度德班港口艺术节。

习技能,为共同梦想而执着

南非现有7所孔子学院,是非洲地区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何与时俱进推进中文教育?

20174月,福建农林大学教师吴林成为德班孔院第二任中方院长,“接力棒”交到了他手中。吴林告诉记者,彼时,孔院在当地开展中文教育已有一定基础,赴任后他更多思考如何给中文赋能。“当地人可以因为兴趣爱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但怎样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学中文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机会?这是我们所思考的。”

随着“中文+职业教育”的概念在国家层面被提出,孔子学院作为海外最好的落地平台,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南非当地的实际需求,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吴林的方向。德班所在的夸祖-鲁纳塔尔省同福建省是友好省份,双方早期正是通过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技术联系在一起。2018,孔院和德班理工大学园艺专业合作推出“中文+菌草技术”培训班,首期就在当地获得反响,最终选拔3名优秀学生到福建农林大学进一步学习。

德班当地企业、中资华资企业对于通晓汉语的本土人才需求迫切,德班孔院在汉语课程设置上,尝试开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汉语课程,激发学员学习汉语的动力。20194月,南非首个“汉语+”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基地在德班正式成立。

随后,“中文+”服装与纺织技术、“中文+”旅游、“中文+”茶文化推广、“中文+”电商培训、“中文+”创新创业等项目陆续开展……让汉语学员能够学有所用。

不久前,厦门金砖办、福建农林大学与德班理工大学签署有关合作协议,“中南青年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基地”即将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金砖国家间青年创新创业培养合作,推动国与国之间更多的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


(文章转载自福建日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